当前位置:首页 > 游戏攻略 > 正文

《植物大战僵尸一代原版》谁说经典塔防不能让你重温童年的激情?

(开头引自2019年游戏社区“触乐”一篇怀旧文章中的玩家留言)
“十年后再打开《植物大战僵尸》,听到主菜单那声僵硬的‘歪比歪比’,我竟然鼻子一酸,它不像现在的游戏那样拼命拽着你肝,反而像个小花园,等你随时回来浇浇水、晒晒太阳。”

《植物大战僵尸一代原版》谁说经典塔防不能让你重温童年的激情?

这大概就是一代原版的魔力,没有复杂的养成系统,没有逼氪的抽卡机制,甚至画风都带着点粗糙的手绘感,可它就是能让你一坐下就忍不住打完整整五大关,白天草坪、夜晚泳池、屋顶迷雾……每个场景都像老朋友家的不同房间,熟悉得能背出每一波僵尸出现的秒数。

(根据游戏设计师乔治·范的早期访谈整理)
其实最初的创意相当“不靠谱”——范把游戏设计文档写在餐巾纸上,概念是“植物和僵尸在草坪上打架”,团队曾纠结“用植物打僵尸会不会太怪”,但试玩后发现,当向日葵扭着脖子产阳光、豌豆射手噗噗吐豆子时,那种反差的萌感成了最佳黏合剂,你甚至会心疼被啃掉的卷心菜投手,仿佛真在呵护一院子活生生的植物伙伴。

《植物大战僵尸一代原版》谁说经典塔防不能让你重温童年的激情?

战术?当然有!但绝不需要你背诵公式,曾有个六年级玩家在贴吧晒他的“懒人阵型”:最后一排玉米加农炮,前面高坚果配地刺,两边用冰西瓜减速,他写道:“我舅玩《星际争霸》骂我阵型土,可我的南瓜罩能撑到僵尸啃破前补上新罩子,他的神族航母却总被一波捅穿。”这种笨拙但有效的策略,恰恰是原版最动人的地方——它允许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赢。

(引自2020年某游戏论坛的深夜讨论帖)
“玩到无尽模式第50轮时,我突然懂了为什么父母总念叨过去简单,屏幕上僵尸潮水般涌来,我手忙脚乱补着忧郁菇,耳边响起《僵尸吃了你的脑子》的警报声,那一刻的压力不是竞技式的,而是像童年守着一座沙堡,明知海浪会来,却偏要垒到最后一秒。”

还有那些藏在细节里的幽默感,读报僵尸的报纸被打掉后会暴怒加速,撑杆跳僵尸总爱耍帅跳过第一株植物,舞王僵尸自带迪斯科天团……它们不是冰冷的敌人,更像一群笨拙的喜剧演员,当你用窝瓜砸扁橄榄球僵尸时,屏幕上方蹦出的“巨大的胜利”字样仿佛在和你击掌。

或许最让人怀念的是它的“完整感”,2009年的原版,50个冒险模式关卡解锁后就是全部内容,没有DLC逼你额外付费,小游戏里的“植物僵尸”和“隐形食脑”模式像彩蛋一样藏在后花园,砸罐子到一定分数就能开启隐藏的坚果保龄球,这种“探索-发现”的惊喜,如今已被碎片化的每日任务替代。

(结尾综合多位Steam玩家评测)
“现在偶尔还会点开玩两局,不为通关,就为听疯狂戴夫嘟囔‘歪比巴卜’,看阳光落在草坪上金灿灿的,它让我想起小时候蹲在电脑前,用攒的零花钱买第一个磁力菇的下午,有些游戏是时光机,而《植物大战僵尸》的按钮,永远设在2009年那个吹着风扇吃西瓜的夏天。”

《植物大战僵尸一代原版》谁说经典塔防不能让你重温童年的激情?